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节

数字和运算符号好用吗?当然好用。吴阁老直觉萧景曜还藏了些更高深的数算之学的知识没写出来,但就他倒出来的这点,就足够让人吃惊了。

《九章算术》的鸡兔同笼题讲解起来何其复杂,按照这本《小学数学》的内容来看,吴阁老估摸着大概十岁左右的半大孩子就能将其掌握。

有了这手算账的本事,就算不参加科考,到哪儿都能当个得力的账房。

从底层小官一步步爬上来的吴阁老太知道官场中有些人是什么货色了。朝廷考四书五经,就只学四书五经。什么?要算数?不会。于是每每赴任,要么自己带着师爷和幕僚上任,要么就到了任上后再从当地寻找得力助手,帮他记账查账。

吴阁老想到这点都想笑,多么蠢的上峰啊,底下人不做点手脚往自家扒拉点油水都对不住上峰那颗猪脑袋。

也就是这些年贪墨案频发,正宁帝意识到了只重儒学经典的弊端,于是采纳了吴阁老的提议,在科举试题中增加了算学的比重和难度。

吴阁老十分清楚读书人的心态。多年努力只为金榜题名,一展抱负。朝廷说要考算学,那这帮为了科考疯魔的读书人必然会花不少心思在算学上。再加上不断增加的算学难度,更是逼着他们去啃下各种算学著作。

至于算学不是儒家经典?拜托,吴阁老又不是将儒学看得至高无上的大儒,他念书,就是为了考科举当官的,当了官就是要为百姓干实事的。当官的可以背不出儒家经典,但一定不能不会算账。

老天爷诶,衙门中养了那么多人,又有自己的小食堂,每日花销,哪样不要钱?更别提国之大事的赋税,当官的不会算账,你当什么官啊?被人当傻子糊弄还搁那儿清高得不行,可赶紧滚蛋吧。

吴阁老的想法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间接还让萧景曜得了好处——萧景曜这六元,其中一元可是凭借着数学题难度够大而取得压倒性优势,出了考场后就知道自己一定是第一名了。

现在萧景曜送了《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过来,吴阁老倒是有些见猎心喜,顾不上自己年事已高,精神抖擞地看完了《小学数学》,觉得还行,不算特别难。然后,吴阁老又信心满满地翻开了《初中数学》,嗯?算学书中怎么会有这么多图形?再仔细一看,正弦函数,余弦函数,那些歪歪扭扭的字体又是什么东西?

托萧景曜的福,吴阁老在自己六十一岁大寿这天,通宵刷题了。

吴阁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